米迪出现在咨询室中,脸色黯淡无光,眼神透着迷茫。
当我望向她时,她冲我礼貌地笑笑,带着几分拘谨。
“我想要辞职,实在不想干这份工作了,但又怕老公不高兴,我很纠结。”
“我已经连续两个多月睡不着觉,心慌手麻,最近特别想吃东西,吃了就停不下来,昨天老公说我腰粗了,我当时就感觉胃疼,想吐。”
我:“听起来,你很在意你老公。”
她:“我老公对我蛮好的,从不大声说话,挣钱也不错。”
我:“老公对你好,也能挣钱,你辞职应该没啥现实压力。你纠结的点是什么?”
她:“我这个工作收入不错,也和专业挂钩,但压力太大,每天有做不完的事,其他部门的活儿也落在我头上,每天累得头晕脑胀,回家只想躺着,这样长期下去,不知何时是个头。我想缓缓,换个工作环境。但不上班,意味着没收入,我很怕老公嫌弃我。”
那一刻,我感受到米迪的无助。
似乎有一把匕首对着她,让她动弹不得,怎么做都是她的错。
三年前,米迪在一次聚会上认识了老公。
他很沉稳,总能说出很有见地的观点,当时在场的几个女伴都被他吸引。
通过她们,米迪了解到老公毕业于国内最好的艺术院校,在一家大型游戏公司搞设计。
看着女伴们兴奋的样子,米迪想的却是:这样的男生,条件太好,跟她没有关系。
米迪说,也许因为那天她表现得很冷淡,让老公觉得她与众不同,聚会结束后,老公主动提出送她回家。
当时,她整个人都是蒙的,像是做梦一般,不知怎么回的家。
到家后,她狠狠掐了自己,心跳得厉害。
隔了几天,老公再约她,她好像才有些相信,对方确实对她有意思,错愕之中有些甜蜜。
但随之而来的,是挥之不去的焦虑:他为什么会看上我?
每次约会前,米迪都会紧张,生怕自己穿得不好看,妆容不服帖,讲错话,对方不喜欢她。
随着交往的深入,米迪了解到老公的父母,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是高中老师。
她的内心又多了几分惶恐:难怪老公那么儒雅,原来父母都是知识分子。
再看看自己,父母虽然勤劳,但没多少文化,不禁有些自卑。
她和老公接触越来越频繁,内心却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她想,一旦被分手,自己也不至于太难过。
我:“那个距离,似乎是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
她:“对的,我不能让自己依赖任何人,哪怕是我老公。”
我:“不能依赖任何人,老公不行,父母呢?”
说到这,米迪脸突然红了,语速加快:“父母更不能指望!”
我看见了她猛然骤升的情绪,问:
“提到父母,我感受到你有很强的情绪张力,你愿意说说吗?”
米迪出生于小镇,家里经济还算不错,开了个饭店。
爸妈每天忙于生意,记忆中家里总是充满了人,熟悉的陌生的都有,但她却经常孤零零的。
她依稀记得在一两岁的某天,发现院子里有条大狗咧着嘴,像要扑向她。
她怕极了,妈妈就在院子里,她很大声地喊:“妈妈,妈妈!”
她听到了妈妈的声音,那是妈妈招呼客人的声音,并没有回应她。
她不记得那只狗怎么走的,她有没有受伤。
但当时的恐惧,伴随着妈妈和客人的谈笑声,一直印在她的脑海里。
每当她感到孤立无援,这个场景就会冒出来。
弟弟出生后,米迪发现妈妈对待弟弟的方式,与自己有很大不同。
即使再忙,妈妈都会把弟弟抱在怀里。弟弟大点时,妈妈眼睛像长在弟弟身上,生怕有一点闪失。还不断告诉她,她是姐姐,要看好弟弟。
弟弟其实很可爱,她也很喜欢他。
但不知为什么,一听到妈妈说她是姐姐,应该照顾弟弟,她就很委屈。
她觉得妈妈一点都不爱她,只爱弟弟。
我心疼地看着她,说:“那时的你一定很伤心吧。”
米迪沉默了片刻后,抽泣起来:
“我本来不想说我很伤心。这么多年,我习惯了跟自己说没什么大不了,但今天提起来,真的觉得好伤心,好难过。”
米迪的家庭,极度重男轻女。
无论在弟弟出生前,还是出生后,都隐藏着这个思想。
米迪被父母忽略,全家人基本看不到她的存在。
父母发自内心觉得,她就应该照顾弟弟,凡事以弟弟为主。
她很痛苦,但痛苦却没人看见,也没人回应。
渐渐地,她学会隔离掉自己真实的感受,也断掉了和家人的链接。
大多数时候,米迪都是自己一个人待在房间里,看小说、画画。
上学后,她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勤奋乖巧。她喜欢帮助同学,自带幽默感,再加上长得好看,也很受欢迎。
但当她一个人时,内心会有种空荡荡的孤独感,她很怕这种感觉,所以总跟自己说“我不需要任何人”。
成家后,每次想要辞职,她都会很害怕。
虽然这么多年也有存款,但裸辞意味着短期内没有收入来源,家里支出单靠老公,让她很尴尬、很羞耻。
一个人在生命早期,需要完成与父母的情感联结。
比如,在早期安全依恋关系的建立中,如果父母肯定孩子,允许孩子表达自己,在孩子需要依靠时,给予支持和帮助。
那么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逐渐明白,自己的情感需求是正当合理的。不管发生什么事,都有人可以依靠。
这样的话,好的情感联结就会建立起来,推动孩子活出自我。
但在米迪的感受中,父母总是忙,忙关照弟弟,忙生意,忙应酬客人,唯独对她的需求视而不见。
初中时,她跟妈妈提出来,在院子里拉道围墙,把住的地方和饭店隔开。
因为到了晚上,有客人酒喝多了,找不到包间,会乱敲门。
妈妈完全没有意识到,当她一个人在房间里,房门被陌生人胡乱敲打带来的恐慌。
反而会怪她娇气:“乡里乡亲的,怕啥,这么大一院子多敞亮,搞个围墙堵得慌,坏风水。”
我问:“你还记得那时听妈妈说完的感受吗?”
她:“这让我想起小时候被大狗扑,我喊她,她听不见的场景。”
我:“此时此刻,我感觉身体很冷,你冷吗?”
她:“我经常有这种感觉,心里像被墙堵住了一样,冰冷黑暗。”
我:“这堵墙,是不是就是你说的,造成内心空荡荡的来源?你不相信有人愿意理解你的需求,顾及你的感受?”
她:“是的,妈妈从来没有保护过我,反倒在我心里筑起了一道冰冷的墙,让我不敢、不愿再和她提需求,不再向任何人敞开心扉。”
当孩子与父母建立情感连接时,如果父母不接纳孩子的回应,甚至在孩子想要依靠时,只能接收到负面信号,孩子就会对父母、对这个世界,产生一种不信任感。
这也会影响到孩子对自己的评价。
这是因为,人只有从健康的联结中,才能学会自信的能力,更加认可自己,相信自己的感受是有价值的,相信自己也是有价值的。
而米迪看似独立潇洒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敏感脆弱的心。
她并不觉得自己如别人眼里那样的好,不自觉把自己放在低人一等的位置。
在单位,当同事把本不属于她的工作任务推过来时,她不敢坚定拒绝。
因为内心深处,她认定说了也没用,没有人会重视她的想法,也不会有人愿意帮她。
结果是工作任务越来越多,责任越来越大,实在忍受不了就裸辞。因为,只有辞职是她认为最安全的处理方式。
与老公相处,也总是小心翼翼,视对方为王子,自己是从小镇出来的灰姑娘。
总觉得老公爱的不是她,而是那个穿了水晶鞋的公主,时间到,钟声响起,她就会重新变回灰姑娘,她不能确定那时老公还爱不爱自己。
我:“你有问过老公喜欢你哪里吗?”
她:“没敢问,他自己倒是和朋友说过一次。说我看起来傻傻的,交流起来却很有思想,挺可爱的。”
我:“你老公眼光不错,我和你说话时,也觉得你很有想法,对自我要求也高,长得也很好看。”
米迪看不到自己是一个名校毕业、外形优越、靠自己的能力在大城市立足的独立女性,总觉得自己配不上老公。
她的“不依赖别人”,并不是真正的独立。
只是用“独立”来防御内心对人的不信任,武装自己。
米迪从小镇来到这座城市学习、工作,总觉得自己没有立足点。
她刚有点积蓄时想买房,父母跟她说,因为弟弟上学成绩不太好,想给他买辆货车,跟着亲戚搞物流,她给弟弟买了车,手上就没钱了,只好继续租房。
结婚时,父母一方面觉得房子就应该男方准备,另一方面弟弟谈了女朋友,也要到市里买房,家里饭店也不开了,父母都靠吃老本,手头更紧了,所以买房钱都是老公家出的。
表面上,米迪现在有房有车,两夫妻收入都不错。
但她依然怕,怕有天和老公分开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她很想老公在房产证上加上她的名字,但她不敢提,房子钱她家一分没出,她没有底气。
每每想到这,即使老公对她很好,她依然会觉得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空的,她最终还得靠自己。
我:“房子带上你的名字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她:“安全,还有一种归属感。”
我:“所以房产证写上你名字,不是为了图钱,而是为了更好地经营夫妻关系,让你们的婚姻生活更长久。”
她:“是的,反正我是舍不得先离开他的。”
我:“那我们去和对方坦诚自己内心的恐惧。想要在房产证加个名,其实没什么可羞耻的,因为我们并不是以图谋房产为目的。”
她:“我可以吗,老公会不会因此看不起我?”
我:“你还没说,就已经假设对方会否定你,甚至伤害你。”
米迪沉默了良久,才说:
“我确实需要跟他谈谈。在我心里,他是很重要的人,他一直以来都对我很好,我想要信任他。”
说着说着,眼泪顺着她的脸颊缓缓流下来,那不全是悲伤,更多是生机与光芒。
米迪的成长经历中,反复体验到被忽视、被拒绝。
时间久了,她无法说出自己的需求,不敢表达。
总是委屈自己,来满足他人的需要,没法从自己的内部感受出发,去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
她时刻以“独立”要求自己,但这种独立并不是真实的。而是,即使内心感受到对他人的需求时,也要强迫自己压抑。
在咨询中,我会鼓励米迪从小事做起。
先满足自己的需求,不委屈自己,让她重新看到——
为别人着想,并不意味着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更不会令她得到她想要的重视。
反而,会让别人突破边界,大量消耗她的能量。
米迪渐渐意识到建立合理的“自我中心意识”的重要性。
也把更多精力放在了解自己,认同自己上。
如今,她越来越自如地穿梭于独立与依赖,需要他人和被他人需要的感觉中。
这个过程,必定也会有流泪的风险。
但在心理咨询这个“容器”里,所有泪水都有它的力量与使命。
而当你穿过了暴风雨,你就不会是原来的那个人。
本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沈阳市七彩生活心理咨询管理中心——沈城唯一荣获全国优秀心理服务机构提名的专业心理咨询中心
服务理念:专业与爱让每个生命都换发出七彩的光芒!
服务项目:沈阳心理咨询、沈阳婚姻家庭心理咨询、沈阳青少年心理咨询、沈阳恋爱情感心理咨询、沈阳职场心理咨询、沈阳人际关系心理咨询、沈阳亲子关系心理咨询、沈阳家庭教育心理咨询、沈阳情绪管理心理咨询、沈阳个人成长心理咨询、沈阳神经症性心理咨询、沈阳EAP心理咨询、沈阳身心健康心理咨询、沈阳压力管理心理咨询
咨询热线:024-23500628 13889330109(微信同步)
联系人:邵老师
手机:13889330109
电话:024-23500628
邮箱:332453503@qq.com
地址: 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南街90号B座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