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颗“玻璃心”,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听不了重话,别人还没开始凶自己就先难过;不能面对失败,遇到点挫折就崩溃;害怕负面评价,恨不得躲起来;别人说了句不好听的,就觉得ta肯定超级讨厌我……
曾经的我,就是这么脆弱易碎。
旁人看了,往往会觉得是小题大做、过于敏感、心理素质差……自己也讨厌这种状态,可是,就是坚强不起来。
但在一次次尝试自救之后,我终于明白:
没有人生来就强大,真正的勇士,是在接纳脆弱、直面脆弱后炼成的。
脆弱也不会拖人后腿,当我能够直面它时,它反而让我更真实、更完整。
每天都像在走钢丝
曾经,我感受得最多的情绪就是“怕”。
大三大四时,我对于毕业和申研都怕得要死,得了中重度抑郁,崩溃之下差点想要选择延毕。
在药物治疗+社交+运动+老师的劝说下,我勉强维持住心理状况,坚持写完了毕业论文,读上了硕士研究生。
但这段克服脆弱的经历,并没有让我变得更坚强。
相反的是,我的精神和体力越来越差,一睡就醒不来,走两步就累。
更可怕的是,硕士期间,因为换校区和换宿舍,我周围的环境一直变来变去。
而作为一个脆弱的人,其实是很害怕外界的变化的,不知道又会有什么新的刺激,我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那两年,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担惊受怕的小兔子,有点风吹草动就以泪洗面,老师给个负面评价我就想退学一走了之。
有人说,这点事有什么大不了的。可对我来说,就是很让人崩溃啊。
硕士快毕业,又要写毕业论文了,我更煎熬了,迟迟无法下笔。
眼看着别的同学都快写完论文初稿,我开题报告都还没搞定……因为别人的“成功”,我觉得自己特别“失败”。
于是,我变得更加恐惧无助,好像被无形的链子锁住了,无法向前迈一步。经常在和老师开例会的前一晚害怕地痛哭,找各种借口逃避开会。
再这样下去,我这根紧绷的弦,马上就要断了!求生的欲望拉扯着我,我开始呼救。
这个呼救,就是再次尝试心理咨询。
为什么说是“再次”呢?
其实我从本科开始,就找过很多咨询师,不论学校心理健康处的、免费的援助热线,还是熟人朋友推荐的,我都试过,但是效果都不太好。
通常是开始几次还可以,但后来就觉得毫无帮助了。我一度对整个心理咨询行业和自己是否无药可救都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但是这次,因为有学生优惠券,我又鼓起勇气打算再试试。
幸好,这次我是幸运的,遇到了一个能帮我挣脱无形铁链、从脆弱变坚韧的咨询师。
能打败脆弱的
从来不是假装的坚强
其实,多年的心理学自学经验,早就让我意识到,我的问题,源于常年被控制、指责、否定。
从小到大,只要我的想法或做法,跟家人有一点点不一样,就会被群起而攻之。轻则唠叨批评,重则直接冷暴力把我晾在一边。
而且,没有任何一件小事能逃过这种要求和期待,比如坐公交有没有按他们的要求换乘、我的爱好是不是符合他们的喜好。
但是,我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个提线木偶,接受不了100%的控制。
他们的指责和否定,并未消除我的主见,我会反抗,成了一个“倔孩子”。
然而年幼的我,还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这些苛刻的标准,最终内化到了我心里。
我发现,我对别人,就像父母对我一样苛刻。
对方做了我满意的事情,我觉得ta就是天下第一好;对方的某个小举动不符合我的预设,我瞬间就改变了判断,觉得ta天下第一烂。
对自己也一样。时而觉得自己极好,时而觉得自己极差,在自卑和自负之间反复横跳。我承受不了任何的批评,逃避所有让我觉得不舒服的感觉。
可是,剖析完根源之后,我并没有像自己期待的那样,“觉察即改变”。
我倒想看看,咨询师有什么办法。
没想到,咨询师给我出的招看起来很普通:写自我肯定日记。
自负的我,觉得写了也没啥意义,像安慰剂一样,很幼稚。所以,没写几天就不再记录了。
每当咨询师问起,我就找借口搪塞,后来干脆直接说没写。
其实说的时候我很心虚,像交白卷的学生,觉得老师下一刻就会骂我了。一直以来,我体验到的,就是这种苛责和批评。
没想到,老师一点也不严厉,只是温和而坚定地重复:一定要写,这很重要,很多人就是通过这件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事,发生重大改变的。
我仍然对效果将信将疑,但她的温柔,却让我第一次体验到了被包容、被接纳的感觉。我放下了戒备心,卸下了心理压力,慢慢开始信任她,开始认真对待这件事。
坚持记录以后,我才发现,这并不是自己给自己灌鸡汤,而是「增加自我觉察」。
过去,我总以为自己足够了解自己了,但实际上,我总是去放大自己的瑕疵和缺点,却不曾正视自己的优势。
在写日记和咨询交流的过程中,我对自己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接近真实的自己,也越来越认可自己。
我从自我攻击中获得了喘息,因此也能拿起笔来写我的论文;我面对负面的意见,不再全线崩溃,虽然还是会影响情绪,却能很快调整过来。
有一次偶然发现之前导师带我发的论文,我提交的几个数据全都有错误。我第一反应是天都要塌下来了,愧对于老师的好意,甚至感觉无颜再面对他。
在老师和师姐的邮件回复中,语气也颇为不快。
放在过去,这件“大事”,足以让我恐惧到一个月无法做事,不敢看邮箱,甚至可能见到导师都绕道走了。(毕竟我跟老师请一次假,都怕得一天没法做任何事,也不敢看手机。)
但这次,我仅仅用了一天去调整情绪,第二天就从自我责备的状态中走了出来,将论文继续写下去。
这就是我的细微但却有力量的成长。
我很清楚我不可能马上从兔子变成狮子。但我正在一点点变得稳固和坚定,有力量面对外界不那么友好的声音,也能放心地享受现实的美好。
现在的我更像是一只能向外探索的兔子,踏出的每一步,我都是主动的、愿意的,脚步也越来越灵活,越来越稳健。
接纳脆弱后
我看见家人的另一面
很神奇的是,虽然只是我一个人做了咨询,我们全家的关系却都发生了改变。
因为我发现,我和家人的关系模式,其实不止源于他们如何对待我,也源于我如何对待他们。
在咨询中,咨询师带我重新审视了我和妈妈的关系,我意识到妈妈其实很爱我,只是不会表达,才让我感觉难以靠近。
理解妈妈之后,我学会了主动欣赏她、鼓励她、支持她。慢慢地,我能感觉到,我和妈妈的关系越来越近了。
以前,只要我不服从她的安排,她就会直接把我打入冷宫,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
现在,遇到冲突,我居然能和她争论几句,完全没有冷战,就很快重归于好。
姥姥和我的关系也是如此。
姥姥总是会以“过来人”的角度,对我进行说教,如果我不听,就威胁说:“以后出了社会,没有人会像家人这样让着你,总有你吃亏的时候!”
以前听到这些,我就会暴跳如雷,像听了紧箍咒的孙猴子,恨不得一个跟斗,蹦到她声音永远够不到的地方。
但现在,我却能心平气和地听她唠叨了。因为我理解了她,她是因为爱我,所以忍不住传递她的人生经验,希望我过得好,不要踩她走过的坑。
过去,我只是盯着她的话本身。现在,我理解了姥姥这个人。
我不再在意我是否认同她说的人生经验,只是对她表示感谢和爱意。
神奇的是,这么做以后,她对我的教导也变少了,甚至还会开口夸我了。
这些改变,让我重新获得了家庭的温暖。除了咨询师之外,我又拥有了支持我的人。
除了脆弱和家庭关系之外,我在生活中也不时会遇到很棘手、难以应对的情绪危机。
每次遇到危机时,我都会跟咨询师聊聊,因而改变了很多自动化思维,习得了健康的思维模式和应对策略。
而且,我还学会了觉察其他人的模式,从而减少对自己的影响。
通过咨询,我好像又重新成长了一次,真正成为了一个心智成熟的大人。
现在回想,我能够自己走这么远,或许得益于咨询师常说的“我的能量很足”吧。
尽管过往常常自卑自厌,却从不怠于自救自助,永远给自己留一个机会。
现在,我终于学会了自我认同,能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也接受不完美的他人和外界了。
我想告诉所有脆弱自卑的人,一定要理直气壮做自己,尽可能舒展开。如果你现在还做不到,也可以像我一样,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如果你咨询过但觉得效果不大也没关系,不是你无药可救,也不是心理咨询不行,而是你还没找到最适合你的咨询师。
给自己多一点机会,多试一试。毕竟,我也是经历了好几个咨询师,才找到了这么合适的呀。
本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联系人:邵老师
手机:13889330109
电话:024-23500628
邮箱:332453503@qq.com
地址: 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南街90号B座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