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接青少年个案时,会在正式咨询前跟家长强调:
一、孩子必须自愿进入咨询;
二、一旦孩子进入咨询,父母不得打听咨询内容,不干预、干扰咨询(咨询过程中,需要父母配合时除外)。
为何要强调,盖因之前跟一些家长沟通时,发现对方有时候对孩子咨询干扰特别大。
一位高中男生的妈妈对这个强调表达了不满:这可怎么办?我还准备陪着儿子一起咨询呢。
孩子咨询,你为什么要陪呢?
妈妈:这样我才知道他在想什么呀。
如果孩子不愿意呢?
妈妈:我是为他好,他怎么会不愿意呢?
这个妈妈不了解、不尊重自己的孩子,她可能还没把孩子当作一个人。
01
当一个家庭决定送孩子来做咨询,微妙的竞争就开始了。
第一种竞争是父母和孩子的竞争。
父母和孩子的竞争背后,往往是父母也需要咨询的帮助。
多年前曾接待过一起个案,最初前来咨询的是母亲,咨询几次后她向我道出实情——
原来她的女儿数月前被医院诊断为强迫症,但不肯按照医生的建议去做咨询。
为了帮助女儿,这位母亲决定率先垂范,亲自体验一下心理咨询,看看到底有没有用。
结果这一试她感觉很好,认为对自己帮助很大,便极力劝说女儿前来咨询。
我跟她说她已经跟我做咨询了,女儿如果要咨询,要去找其他的咨询师。
她说她这几次咨询原本就是为女儿来做的,如果女儿能认可我,她就让女儿进入咨询,她则退出咨询。
起初我有些纠结,她再三恳请我理解一位母亲的心,一定要帮帮她女儿。
她女儿做了第一次咨询后,表示愿意继续做下去。
她是大一学生,咨询费由妈妈支付,每次咨询也由妈妈陪同前来。
她在咨询室做咨询,妈妈在外等候,然后母女俩一同离开。
经过一段时间咨询之后,女儿的症状大为缓解。
这时候,这位母亲突然开始攻击女儿,以非常隐蔽的方式。
她让女儿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亏欠妈妈。
尤其当女儿不愿告诉她咨询细节的时候,她就会不断抱怨,强调是自己出钱让女儿咨询,有权知道咨询中的一切。
女儿很难受,对自己花妈妈钱做咨询深感内疚。
有一天母女俩大吵了一架。
女儿在咨询中跟我说:我发现我越来越好的时候,我妈妈并不高兴......我觉得她在嫉妒我能好起来。她的强迫症和洁癖其实比我还严重,她也应该做咨询的。
女儿认为妈妈在很多事情上都有刻意表现的成分,擅长用成全女儿、令自己匮乏的方式彰显母爱的伟大。
就像她原本也需要的咨询,也让给女儿去做。
妈妈付出这么多,却换不来女儿的感恩和隐私分享,内心有很多委屈和不平衡。
02
另一种竞争是父母和咨询师的竞争。
对父母尤其是对妈妈而言,把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送到咨询师那儿,简直就是对自己身为父母的一种否定。
很多父母是把孩子的问题当作自己失败的象征,当成一种耻辱来看待的。
很多孩子症状发展到很严重时才被送来做咨询,就因为在是否咨询的问题上,父母起初并非甘心情愿,甚至非常抵触和排斥。
他们往往抱有侥幸心理,想先拖一拖看,幻想着万一哪天突然发生奇迹,孩子自己就好起来了。
拖到后面,孩子问题越来越严重,父母又恨不得第一时间就约到咨询,赶紧把孩子扔给咨询师,好让自己松快一点。
一个孩子生病,其实是他背后的家庭病了。
父母意识不到,自己本身就是孩子生病的根源。
孩子出了问题,父母首先应该去进行自我反思与调整。
而不是摇身一变成为拯救者,把问题的焦点转移到孩子身上,一心只想去治疗孩子,以此来回避父母应当承担的责任。
医不自医,再高明的心理专家,也不能去治疗自家人,如果家人或孩子出现问题,专家也会寻求其他咨询师的帮助,而不是自己亲自上阵。
有些妈妈把孩子送来咨询的时候,会再三强调:我也在学习心理学呢。
以多年咨询经验判断,这句话有时意味着,在把孩子送来咨询之前,妈妈已尝试过用自己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去治疗孩子,只是最终宣告失败,万不得已才找到了咨询师。
孩子一进入咨询,父母便蠢蠢欲动,千方百计想参与到咨询中来,给出的理由也很感人:我想配合、帮助孩子的咨询。
虽然再三告诉父母,等孩子咨询状态稳定,需要父母配合的时候,再跟他们协商是否介入。
对方不听,执意说服咨询师。
每次咨询结束,马上追问孩子谈了什么,转头又问咨询师和孩子谈了什么。
委婉拒绝他们,他们会不高兴:我自己的孩子,怎么就不能了解一下啦?
有一个女孩刚做两次咨询,她妈妈便要求进入到咨询中来,她说她正在学习心理学,想知道自己在生活中应该如何陪伴孩子,以全力配合孩子的治疗。
她再三表达自己强烈参与的愿望,怎么拒绝、解释都没有用,感觉跟她费的口舌比跟孩子咨询还累。
后来实在没办法,我让她去征求孩子的意见,如果孩子同意,她就来咨询一次看看。
孩子纠结了几天,最后同意了,妈妈兴奋至极。
我心想:坏了。
潜意识里我是希望孩子拒绝妈妈的。
如果这个孩子拒绝了妈妈,其实是件好事,说明她还有一定的独立意识。
转念一想,如果不让妈妈来,孩子的咨询很可能进行不下去,以这个妈妈的强势,一定会百般阻挠、破坏咨询;
如果让妈妈来,没准她能认识到自身模式对孩子的影响,毕竟母女相处时间长,生活中能间接帮到孩子也是好的。
整个咨询过程中,无论谈到什么,这个妈妈皆如此表达:
对,书上也是这么说的。
嗯,我也是这么做的。
哈,这个方法特别管用。
说什么都流露出“这个我知道,那个我也知道”的神情。
她显然把咨询当作了一场验证,验证自己学习心理学的成果。
我终于理解到,孩子为什么病得这么严重了。
这个妈妈活在自我陶醉的世界里,根本没有看到真实的孩子。
当她心满意足离开咨询室,我知道孩子不会来了。
果然,这个妈妈咨询之后,孩子之前约好的咨询取消了。
这里面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因为妈妈的参与,这个孩子的咨询被破坏了。
03
很多同行感叹,做青少年咨询,有时最困难的部分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母。有时咨询之外应对父母的消耗,远远大过孩子咨询的消耗。
痛定思痛,惟一能做的,就是孩子咨询前,请父母给一个不干预保证。
父母尊重孩子的隐私空间,让孩子不受干扰、心无旁骛地进入咨询,保证咨询效果的同时,也能帮助父母和孩子澄清关系边界。
很多父母是愿意接受这样的约定的。
有些父母则完全不能接受。
当孩子抑郁、躁狂、人格障碍了,父母往往表现得比孩子还要痛苦,痛苦到无法继续正常的生活、工作,甚至想要去死。
这个痛苦充分彰显了父母全能自恋的心态:我对孩子这么好,这么爱他,他怎么还会生病呢?
他们一遍遍表达自己如何如何爱孩子,爱到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无法接受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隐私空间。
对他们而言,孩子拥有自己的秘密,就意味着和孩子的分离,自己被孩子抛弃了。
有一个妈妈哭着问我,怎么爱孩子才算是真正的爱。
她儿子曾狂吼着指责父母,说他们根本不爱他。
她很委屈,认为自己已为孩子付出了所有。
我对她说: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独立空间。父母不控制、不侵入。简单说就是,父母做父母应该做的事,孩子做孩子应该做的事。
她瞪大眼,有些难以置信:就这么简单吗?
事实上,这个看似最简单的方式,恰恰是父母最难做到的。
难就难在,很多父母活在全能自恋的感觉中。
他们一向觉得,自己对孩子来说好重要哦,孩子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时刻,都不能少了自己的参与。
他们几乎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投放在孩子身上,无孔不入地侵入孩子的空间。
有些孩子在咨询中会突然东瞧瞧、西看看,甚至站起来拉拉门把手,问他在干什么,他说他也不知道。
但咨询做着做着,孩子就会主动谈到,自己无论做什么其实都会担心、警惕。
担心什么呢?
担心自己会被人偷窥、监视。
这样的担心让他们焦虑烦躁,难以安于当下,影响最大的就是学习,心神不宁的他们无法安静地保持专注力。
偷窥、监视的人会是谁呢?
孩子们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它。
但大家心里都清楚,偷窥的人正是父母。
孩子无法直接说出口,是怕会伤到父母,哪怕背着父母,孩子也不愿承认真相。
孩子是如此深情地爱着父母,体恤着父母。
真正无条件的爱其实是孩子对父母的爱,这份爱远远超出父母的想象。
相比孩子的爱,有些父母的爱则复杂、功利得多,尤其是全能自恋的父母,他们大多对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很不满意,转而对孩子各种控制与侵入。
他们时刻紧盯着孩子,紧抓着孩子不放,通过控制孩子,来掩盖自己内在的虚弱与无力,维持自己表面的强大与无所不能的掌控感。
很多人在咨询中谈到对父母的愤怒,认为自己被父母当作工具来使用:
表现优秀的时候,父母恨不得把他(她)捧上天去;
表现令父母失望的时候,父母对他(她)各种贬损、羞辱,那些恶言恶行,甚至成为他们一生甩不掉的噩梦。
沈阳市七彩生活心理咨询管理中心——沈城唯一荣获全国优秀心理服务机构提名的专业心理咨询中心
服务理念:专业与爱让每个生命都换发出七彩的光芒!
服务项目:沈阳心理咨询、沈阳婚姻家庭心理咨询、沈阳青少年心理咨询、沈阳恋爱情感心理咨询、沈阳职场心理咨询、沈阳人际关系心理咨询、沈阳亲子关系心理咨询、沈阳家庭教育心理咨询、沈阳情绪管理心理咨询、沈阳个人成长心理咨询、沈阳神经症性心理咨询、沈阳EAP心理咨询、沈阳身心健康心理咨询、沈阳压力管理心理咨询
咨询热线:024-23500628 13889330109(微信同步)
微信公众号:七彩生活心理家园(qcxljy521)
联系人:邵老师
手机:13889330109
电话:024-23500628
邮箱:332453503@qq.com
地址: 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南街90号B座2813